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棉花糖小说网 >> 永历四年 >> 第262章 约期

第262章 约期 3/3

现如今,永历六年,也就是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提早了几十年让清军感受一下来自棱堡的恐惧。陈文表示,这很穿越者!

凸角墙壁的厚度都快让整个凸角成实心的了,堡垒的地基更是厚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至于墙砖的砌垒,陈文更是使用了古代修成的粘合剂——糯米汁。

由于安华镇棱堡的重要性,陈文在修建之初动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几乎将他弱小的势力拖垮,耗时数个月的时间,若是几门红夷炮就能将棱堡攻陷,那清军还在中国大陆和南明一次次玩个毛的心跳,直接将征途锁定为星辰大海多好。

安华镇棱堡坚不可摧,侧翼还有半个东阳营,其中步兵局二、骑兵一百人、炮兵和工兵也都是正常战兵营的编制。有他们在侧翼骚扰,清军就算围城不打,继续南下,也要问问粮道和侧后是否安全。

或许,陈文也可以大举回师,配合那半个东阳营再如去年那般,将这支浙江北部的清军精锐彻底按死在金华。那样的话,衢州暂时不要了都无所谓,因为杭州已经是一座空城了!

既然金砺没有选择其他可能存在进攻方向,那么北线暂时就没有什么需要担忧的。此时此刻,陈文的大军已经将衢州府城团团围困。只不过,几乎全歼了清军衢州水营的金华镇水营,补全了衢州围城最后一环的主将和副手见到他的第一件事还是口称死罪。

当日陈文击溃陈锦的大军后,按照命令,他们应该提前进入神塘源,将浮桥烧毁,那样的话,清军被斩首和俘获的人数还会大量增加。可是由于路程和清军水营速度的计算失误,水营在前往神塘源的路上就与清军遭遇,结果只得与接到了死命令的衢州水营进行了一场决战,最终在将其绝大多数的战船击沉、俘获后才继续上路,赶在了清军半渡之时烧毁了浮桥。

这个错误与水营无关,乃是参谋部制作作战计划的时候在没有足够的情报和科学的计算手段的前提下犯了教条主义错误,才会出现这个问题。

陈文现在组建起来的那个参谋部里面,除了楼继业是败落了的将门子弟出身,其余的人员,有一半是有经验且经过了简单的扫盲的军官,另外一半则是投军的读书人。读书人的作战经验几乎为零,而军官们则皆是出自步、炮、骑等陆军兵种。

骑兵快马疾驰一个时辰能跑多远、步兵急行军的速度、步兵保持警戒行军的速度、不同的火炮在不同的载具上的行进速度之类,这些是他们往日里计算行军速度的依据,都是根据经验得出来的数据,可是水营则截然不同。

风向、风速、不同河段的水速、甚至是暗礁,太多的原因需要计算,其中涉及到的很多物理知识根本不是这个时代能够承载的。既然只能预估,水营的军官毕竟更专业一些,或许能预估得更接近正确答案,总比那些旱鸭子要强吧。

好生安抚了一番,陈文又确定了水营的功绩,才让他们继续返回船队,扼守衢江水道。

参谋制度看来还要走一段坎坷的道路,不过陈文对此倒并不着急,因为他还需要时间把改良的方案设想明白。而此时,最关键的还是攻陷衢州,给这场以争夺浙西南战略主动权为目标的战事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此前的那场会战,明军在主战场以及神塘源东岸初期计算是斩首三千余人,俘虏一万八千,这个数字若非神塘源的存在根本不可能实现。

当明军的追击部队和水营彻底归队后,向南追杀逃亡的督标营和福建左路总兵标营的部队又带回了一百多个首级和两倍俘虏,水营则将歼灭衢州水营大部和在神塘源上杀死的清军归总了一下,也有数百个首级,而实际上还有很多顺着水流已经找不到了。

总而言之,此战斩首将近四千,俘虏则还是一万八千余人,只增加了两三百。清军的一万五千战兵和事后根据陈锦留在大营里的文书的记载的那实际上的两万辅兵,成建制逃出战场的只有督标营和福建左路总兵标营,而且他们都各自损失了一千余人,没有半年别想恢复元气。

浙江提督标营以及浙江衢州、处州、温州和福建建宁府的驻军损失惨重,能够逃到对岸的应该不超过四千,其余的不是已经成了尸体,就是在俘虏营里面喝西北风。

只可惜军官方面收获实在低于他的预期,清军主帅浙闽总督陈锦、江西提督刘光弼、福建左路总兵王之纲以及督标营副将张国勋,这些家伙不愧都是老将,一个个的战场逃跑经验实在太强,没有一个被明军生擒,就连温州那个副将也跑了。

所幸的是,衢州、处州和福建建宁府的绿营副将全部落网,至于什么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之类的军官,陈文已经早没了当初在四明山抓住那群个提标营军官时的兴趣,清一色直接关了起来。

根据探马回报,王之纲和张国勋应该是带着各自的残部逃往江山县,或是更远的仙霞关。以当时战场上的位置来看,刘光弼很可能是跟陈锦一道逃走了,而陈文在将衢州府城包围起来时,也发现了陈锦的旗号。

现如今,这里对清军来说已是死地,陈文将整个衢州府城为得水泄不通,不过由于几个月前的围困,守军的守具似乎还是异乎寻常的多。陈文不打算将他手中的已经有些疲劳的精锐部队浪费在艰苦的攻城战上,那么引走护城河水,使用放崩法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粮食不多,工具也严重短缺,不过秋收已经结束了,陈文打算把俘虏的辅兵放回家,以安本地民心,同时节省有限的军粮。至于其他清军,则编入苦力营去引走护城河水。这样算来的话,一个月的时间应该够了。

“嗯,十月!”

喜欢永历四年请大家收藏:(www.xinmht.com)永历四年棉花糖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永历四年最新章节 - 永历四年全文阅读 - 永历四年txt下载 - 张维卿的全部小说 - 永历四年 棉花糖小说网

猜你喜欢: 万古神帝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明天下校花的贴身高手黎明之剑数风流人物青莲之巅赘婿诡秘之主这游戏也太真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