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棉花糖小说网 >> 朕这大明还有的救 >> 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堂的重心

第一百九十一章 朝堂的重心 2/2

因为最近京城大事实在太多了,各种大事让人应接不暇。

从最开始的辽东大捷,到要在京畿均田均役,再到皇帝要在京城专门设馆,把永乐大典放入其中,同搜集大明以来各种图书供大明百姓免费参阅。

这种普惠天下人特别是读书人的举措,瞬间让皇帝在天下人心中的地位直线拔高。

而作为主事人沈灌更是被认为是此事的倡议者,声名大噪。

这样东林党分外眼红,邹应元、左光斗、孙承宗这些实干派倒是无所谓,他们现在越发觉得只要于国于百姓有利,那么谁去做都是无所谓的。

但此事让都御史冯从吾等人十分不爽,毕竟名望两个字历来被读书人所看中,不然怎么会有专门上书抨击皇帝找骂的方式来求名的现象呢。

只是他们现在除了无奈也没啥办法,只能再度去找叶向高等人,看能不能从中插上一脚,分一杯羹。

但叶向高等人也没有什么办法,毕竟此事是皇帝从内帑拨款,书也是皇帝的私藏,对于这种事内阁也乐见其中不好干预

更何况现在内阁有更为重要的事情去做,便是文华殿诏对。

终于经过多天的筹备,文华殿诏对终于要开始了。

虽然京城大事频繁,但并未影响叶向高诸人对这次诏对的重视。

财赋本来就是朝廷的重中之重,新皇登基后极其重视此事,第一次文华殿诏对就是商议追讨欠额,增收商税一事。

现今距离这一次诏对过去了三个月的时间,追到欠额的事情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虽然江南弹劾毕自严的奏疏如雪片般飞来,但皇帝还是顶住压力,让他继续干。

而三个月过去了,根据毕自严的奏报,他在江南清查历年欠额两百五十一万两,然后历行考成法,要求各州县必须补齐,如果限期不补齐,轻则降级,重则直接撤职。

江南官场对其怨声载道,都说以往皇帝即位都是蠲免欠额的,怎么现在必须都要交呢。

现在毕自严来了以后直接用洪承畴跟孙传庭把军、财两权直接拿了,他们不敢反对,只能暗暗骂毕自严这个酷吏,然后亲自催收了。

原本他们还想着跟本地方士绅联合起来,对那些平头老百姓下手,这样难度低,更容易征收赋税,到时候把钱收上来,如果有人闹事,锅就让这个毕自严去背吧。

没想到毕自严早就想到这一招,他本就很擅长理财,税赋账册他一看就能明白其中的猫腻,知道欠税的都是本地大族,百姓哪里敢欠税,于是亲自坐镇南直隶两个税收重镇,松江府跟苏州府,同时派御史巡查其他地方,要求必须如数追补欠税,不能私自加征。

这让当地官府大为头疼,但也不敢不奉命,也不敢得罪当地大族,只能暗中拖延。

而南京城中的六部官员们,也不喜欢这样一上来就要夺了南京户部之权的强势的总督,也暗中作梗,反复阻挠。

遇到挫折的毕自严也不恼怒,于是就想敲山震虎,找个反面典型惩治下,没想到瞌睡就来送枕头,皇帝命东厂、锦衣卫下江南,要求他根据证据,彻查李三才贪腐一案。

铁证如山,毕自严当即就抓捕了闲赋在家的李三才,并清查他的家产,发现他家所用木料果然是金丝楠木,于是一边查倒卖金丝楠木案跟他之前的贪污大案,并且把罪证如实写清楚,目前已经上报京师。

这一事让已经得罪浙党的毕自严,再次得罪了东林党,两党为了各自的利益,纷纷开始上书说毕自严搞得江南鸡飞狗跳,李三才虽然贪污但不至于重罚。

但皇帝收到以后都留中不发,看样子是要在文华殿诏对上讨论呢。

内阁辅臣也很清楚,这件事才是目前朝局的重心,这也是明日文华殿奏对的重心,对此事的定论将关系到未来财税改革是否成行。

第一更,求订阅!

喜欢朕这大明还有的救请大家收藏:(www.xinmht.com)朕这大明还有的救棉花糖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朕这大明还有的救最新章节 - 朕这大明还有的救全文阅读 - 朕这大明还有的救txt下载 - 河蟹道人的全部小说 - 朕这大明还有的救 棉花糖小说网

猜你喜欢: 万古神帝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明天下校花的贴身高手黎明之剑数风流人物青莲之巅赘婿诡秘之主这游戏也太真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