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棉花糖小说网 >> 家父朱重八 >> 第三百一十九章 杨士奇

第三百一十九章 杨士奇 2/2

“那便是了,人在何处,领我去见!”

郑元化彻底懵了,宫中来的太监,要见杨士奇,这是什么情况,他什么时候有宫里的关系了?

可真要有那通天的关系,何苦在书院当一个小小的教习啊!

一脑袋问号的郑元化,带着宫里来的公公,前往杨寓的宿舍。

到小院门外,郑元化便喊,“士奇何在,有贵人到此,还不快快出迎!”

在屋内收拾的杨士奇大惊,他都要走的人了,郑元化缘何还要弄这些事?

却依旧快步走到院内,放眼一瞧,见郑元化身旁,有个白面无须的中年人,瞬间愣住,不明白这太监到此,是何缘故!

“这位可是,杨士奇杨先生?”

公公的一句话,把郑元化跟杨士奇都整懵了,太客气了也!

杨士奇忙躬身施礼,“不敢言先生二字,现如今,只是一名求学的生员!”

公公笑道:“久闻先生大才,今日一见,果然是有学问的!”

郑元吉听的一脸懵,心里道:“你个阉人,如何瞧出人家有才的啊!”

不过这话,打死他也不敢问。

杨士奇忙谦虚道:“不敢当此谬赞,却不知公公到此?”

传旨的公公笑了,“好事,好事,万岁爷听说你饱读诗书,学识渊博,特命你为大明皇家子弟学校博士,且随咱家,进宫面圣吧!”

这话一出,,在场的都懵了。

郑元化就感觉脑子里,“皇家”俩字来回飘。

心里暗骂:“是哪个碎嘴的货,偏与皇上提他干嘛?这不是把咱衬托成坏人了吗?”

杨士奇就更迷茫了,回想前半生结识的人物里,似乎没谁有资格在皇上身边进言,更不用说推荐他做什么皇家子弟学校的博士了。

好在他年纪虽轻,性格却十分沉稳。

当即道:“且容学生整理一番,再随公公面圣!”

太监闻言喜笑颜开,“果然是个知礼的,咱家等着便是!”

杨士奇入内,与母亲说了要入宫的事。

后者大喜,流泪道:“不想我儿大名,能传到天子耳中,定是杨家先祖保佑!”言罢自去上香叩头不提。

再说杨士奇,拾掇一番,随传旨的公公进入紫禁城,于武英殿内面圣。

叩头之后,听一个声音道:“抬起头来,让朕瞧一瞧!”

杨士奇抬头,见不远处站着一个身着衮龙袍的中年人,面容威严,长须美髯,心中不由暗叹,“原来这就皇上!”

朱樉也颇为好奇的打量着杨士奇,这个在大明历史上,评价极高的内阁大臣。

原本历史上,杨士奇先后经历惠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五朝,在内阁为辅臣达四十余年之久,担任首辅二十一年,其廉能的处事态度,深获当时朝野一致的好评。

要说唯一的污点,便是他的长子杨稷。

因为父亲的溺爱,有恃无恐,仗势行凶。犯下诸多错事,杀害数十条人命。

不过这一世,想来是没有“杨稷”这个人了。

“为了大明皇家、勋贵和大臣子弟的教育,朕决定成立一所皇家子弟学校,听闻你学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准备任命你为学校的博士,且暂代山长一职!”

杨士奇闻言一惊,料想朱樉唤他过来,会委以重任,可怎么也没料到会这般重用。

一个时辰前,他还是将要被人从终南书院赶走的落魄教习、生员,此刻却要成为大明皇家子弟学校的的博士、代山长,人生的大起大落,未免来的太快太刺激了!

杨士奇感觉自己的心怦怦直跳,虽有心说两句谦辞,可话到嘴边却成了:“臣,必不负陛下所托,必当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朱樉哈哈一笑,“哎,让你去教书而已,又不是上战场,不必说那样的话!”

杨士奇讪讪一笑,有心说些场面话,却又不知该说什么好,只能微笑表达。

朱樉宽慰道:“士奇不必紧张,朕唤你来,自然已将你的消息打探清楚,放平常心便好,不必拘谨。”

杨士奇闻言,也觉是这么个理,也就放宽心了。

随口问了几句有关学校的事,朱樉一一解答,又问杨士奇对朝廷政策的看法。

后者娓娓道来,居然颇有见地。

朱樉听得大起知遇之感,差点当场封个学士。

然想起此人在原本历史中,未中进士的遗憾,还是生生忍住了。

“文官皆视科举为正途,朕便不过早提拔你了。你且安心教书,终有中举之日,到那时入翰林,进内阁,顺理成章!”

杨士奇闻言惊喜交加,未料皇上这般看好他,还未中举,便许了内阁之位。

何德何能啊!

想到此处,杨士奇叩头在地,颤声道:“万岁洪恩,臣没齿不忘,从今以后必定用心教学,苦心读书,方不负陛下恩典!”

朱樉呵呵一笑,“朕已知晓,起来吧!”

踱了两步,又说道:“朕想把学校设在秦王府,你觉得如何?”

杨士奇忙道:“毕竟是万岁爷的潜邸,臣以为不妥!”

朱樉想了想,好像是过了些,“那就放在原来的陕西布政使衙门吧!”

都城迁至长安府后,这边就是直隶了,陕西的一众衙门都搬迁到兰州,原本的布政使司衙门就空了下来,正好改做学校用。

这里除了要教传统的四书五经,诗词歌赋,八股文章,还要教物理、数学、几何、生物等知识。

除此之外,学生们还要学习马术、射箭、剑法等。

当然,朱樉还准备成立军校,待时机恰当,对现有的勋贵世袭制度进行改革。

如朱元章封了很多世袭的指挥使、指挥佥事的职务。

等到将来,要想袭职也可以,需在军校毕业。

若不能毕业,就只能顶一份虚衔,领一份俸禄,而不能真正的带兵了。

料想如此一来,怎么也能提高一下大明各级军官的军事素养,保持明军的战斗力了。

与杨士奇商议一番建校细节,朱樉正式下诏,在原陕西布政使衙门,建立大明皇家子弟学校,命大明的亲王、郡王及公、侯、伯三等勋贵家年过八岁,未满十八岁的孩子,报名入学。

不强制,可在一众藩王看来,却是朝廷加强控制的手段,多少有点质子的意思啊!

然一众勋贵,就是另外一种解读了。

入了皇家子弟学校,他们的子侄便能与皇子成为同学。

虽说朱尚炳已经过了学习的年龄,且尚未有子嗣,却终有皇孙降生的那天。

到了那时,自己的孙子与皇孙同学,或可保家族富贵绵长啊!

好些勋贵听到消息的第一反应竟是纳妾,一来开支散叶,更主要的却是要儿孙与未来的皇孙成为同学。

宫内,长安公主闻听父皇要建皇家子弟学校,忙跑来打听,可否允许她入学。

喜欢家父朱重八请大家收藏:(www.xinmht.com)家父朱重八棉花糖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家父朱重八最新章节 - 家父朱重八全文阅读 - 家父朱重八txt下载 - 余生所念的全部小说 - 家父朱重八 棉花糖小说网

猜你喜欢: 万古神帝大秦:不装了,你爹我是秦始皇明天下校花的贴身高手黎明之剑数风流人物青莲之巅赘婿诡秘之主这游戏也太真实了